您的位置: 首页 > 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

美国《大美法案》对中国企业的挑战和影响

发布日期:2025-08-13         浏览量:186

1、美国海关与进口法规的重大变革:成本与合规的双重压力
       《大美法案》对美国海关和进口法规进行了重大调整,直接影响着货物进入美国市场的流程和成本。
过去,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21条规定,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商业货运可以免关税、免税且享受最低限度的海关审查。《大美法案》对此进行了分阶段的改革:第一阶段(2025年8月3日起生效)任何一方若违反美国海关法律,通过小额豁免程序进入、协助或试图引入商品,将面临新的民事处罚。首次违规最高可罚款5,000美元,后续每次违规最高可罚款10,000美元。第二阶段(2027年7月1日起生效)针对所有国家/地区的商业货运,小额豁免将永久废除。这意味着,此前允许高频进口商和整合商(包括电子商务和服装零售商)绕过标准门槛进行小额清关的条款将被彻底取消。
        对于企业的影响:1、成本增加:过去享受免税待遇的低价值商品,现在将面临关税、合规费用以及可能更高的行政负担。这可能导致企业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上涨,或直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2、流程复杂化:随着小额豁免的取消,所有商业货运都将接受更严格的海关审查,要求更详细的报关文件和更完善的合规程序。3、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执法力度空前加强:《大美法案》大幅增加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预算,2025财年拨款总额高达205亿美元。这笔巨额资金将用于扩大CBP的运营,包括加强海关执法、增加港口人员配备,以及升级用于管理正式和非正式入境的货物追踪和风险管理系统。
        这意味着CBP将拥有更多资源来识别和打击违规行为。企业应预期所有货物都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无论其价值或类型。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计划、严格遵守美国进口法规并确保文件准确无误至关重要。任何不合规行为都可能导致罚款、清关严重延误甚至货物被扣押,从而显著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成本。浙江累计发布175个重点产业风控法务指引,涵盖近30个领域,其中精密机床及机械产品企业可参考机械相关指引完善供应链合规审查、碳足迹核算等要求,实现合规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
2、不断演变的关税格局与贸易壁垒:供应链的战略性调整
       《大美法案》的颁布正值美国贸易政策日益走向保护主义之际,一系列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措施已相继出台。
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政府已宣布对包括加拿大、中国、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进口商品加征新关税。这些措施包括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的基准关税,部分国家甚至面临更高的税率。这些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更是美国政府将关税作为产业政策主要工具的战略转变,旨在迫使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建立生产设施,以“振兴国内制造业”和“鼓励美国生产”。
        对于企业的影响:1、生产基地再评估:如果企业的产品受到新关税的影响,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当前的生产地点,甚至考虑在美国或与美国结盟的国家/地区进行投资,以维持市场准入和竞争力。2、成本转嫁或利润压缩:新增关税将直接增加企业出口成本,可能需要将其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或者自行承担,从而影响企业利润。3、贸易协议的复杂考量:尽管关税普遍适用,但美国政府也参与了针对特定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协议和豁免。例如,对加拿大拟议的35%关税可能不适用于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商品。此外,美国与英国的《经济繁荣协议》也于2025年6月30日生效,其中包含对特定英国出口商品(如汽车、航空航天、牛肉和乙醇)的关税减免。
        这表明,优惠市场准入是可以通过谈判获得的,但这些安排往往附带高度的条件性,并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目标深度绑定(例如,限制中国在英国钢铁和铝生产中的参与)。市场准入和关税待遇将越来越取决于政治关系以及对美国战略目标的遵守。精密机床及机械产品企业需在制造端严守技术管制与知识产权合规,在贸易端强化交易审查与关税应对,同时构建全流程合规体系以应对美国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
3、供应链重组与“受关注外国实体”限制:地缘政治下的商业考量
       《大美法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更具韧性和多元化的国内矿产生产基地,以应对来自中国等“对手”可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的威胁。
       《大美法案》对《通胀削减法案》(IRA)进行了重大修订,取消了多项对能源行业和关键矿产供应链产生长期影响的计划。具体而言,它针对IRA时代的税收抵免计划,这些计划旨在鼓励对美国本土清洁能源供应链和国内制造业所需关键矿产的投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调整不仅仅是财政政策或能源独立性问题;明确纳入“外国实体限制”和对“受关注国家”的担忧表明,获得美国清洁能源激励措施现在根本上取决于地缘政治联盟和供应链的来源。
        这可能意味着精密机床及机械产品企业需需要在美国设立运营机构,与美国或其盟友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对货运代理、分包商进行尽职调查,确保清关文件完整且运输路线合规,或者面临在美国市场上的显著竞争劣势。
4、更广阔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影响:不确定性与风险并存
        美国政府自2025年初以来的一系列关税措施,已引发对全球经济下行的担忧。经济模型预测,贸易伙伴将采取“全面报复”,这种“以牙还牙”的动态,增加了供应链风险,要求企业持续快速地监测贸易政策变化,并可能导致市场准入挑战或国际贸易成本大幅增加。
        尽管《大美法案》最终版本删除了最初提案中针对“不公平外国税收”的惩罚性条款,但美国更广泛的关税议程,旨在缩小贸易逆差,可能通过降低贸易开放度来阻碍外国直接投资流入。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已大幅下降40%,至528亿美元,这表明投资者日益谨慎,受到贸易紧张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多种政策变化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
       《大美法案》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为美国GDP增长提供短期提振,平均每年0.2个百分点。然而,这种提振预计是短暂的。尽管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了3000亿美元,但持续的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都给下半年的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阻力。新的美国关税措施增加了贸易碎片化的风险,而单边行动的进一步升级可能引发报复,波及第三方国家并破坏供应链。
       《大美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经济和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向,对从事对美出口业务的外国企业而言,其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从海关合规的收紧到关税壁垒的升高,再到供应链重组的压力,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积极、动态的应对策略。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仅仅依靠过往经验已不足以应对挑战。深入理解新法规的细节,评估其对具体业务模式的潜在影响,并制定前瞻性的合规与风险管理策略,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如企业有需要请联络县国际商会常年聘请的涉外律师,涉外律师崔海燕:1360581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