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院史可追溯至1956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生化科(后为宁波师范学院化学系);1996年10月,“三校合并”时成立宁波大学化学系;2000年5月,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宁波大学理学院,设为化学系;2005年12月,化学系从理学院独立出来,成立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年学院搬迁至宁波大学北校区,拥有慎思楼、邵逸夫楼两幢教学科研大楼。
系所设置与学科平台
学院设有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教学中心四个基层教学组织,医药生物材料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工业催化研究所、无机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先进分离材料研究所、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化学合成与绿色应用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现有3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位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点、1个二级博士点;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均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省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 市重中之重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市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各1个。拥有省部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重点实验室4个,获批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主要开展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化学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师资队伍
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91名,研究生1162名。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1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100%,博士生导师34人。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7个。
科研成果
近五年,学院主持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3 项,总经费达到7783.5万 元。发明专利197 项。2019年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 项,2020年获国家基金10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 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147篇,其中高质量论文1090篇;人均高质量论文和TOP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位于全校前列,高质量论文占全校论文的约20%。
学术交流
学院与校内外、国内外的同行有着广泛与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阿克隆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多所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人才联合培养与学术合作交流。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各自领域的国内外各项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倡导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学风。全面实施院班两级管理制度,提升学工、教务等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推进班级自我管理和规范运行,形成院、班两级互动联动、合力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真正激发基层班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在全面实施导师制基础上,学院构建以师生科研结对、科研沙龙等为基础的本科学生“立体式”创新创业训练体系,重在加强学生的实践、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在省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学生专利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果,近三年,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获得全国“挑战杯”二等奖,2021年获得全国“互联网+”金奖,2021年获得全国“挑战杯”获累积进步奖,获得省级“互联网+”“挑战杯”10余项,2022年获得全国“互联网+”金奖一项、银奖一项。
材化学院坚持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秉承包容合作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科研成果突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优质人才的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高水平学院。